双龙瀑布位于金刚峡下段,无论是枯水期还是丰水期,两道瀑布始终如一,同丰同减,不离不弃。水流在岩石间跌宕而下,一水双分,灵秀婉约中不失气势。关于双龙瀑布,相传二郎神赶山时路过金刚峡,见两条巨龙正在吮吸下山之水,山下水流枯竭,方圆大旱。二郎神举鞭挥去,两条巨龙腾空而起,源头之水便顺着两条卧龙之迹顺势而下,比肩齐飞,犹如二龙喷珠。如此景观,颇难一见。

飞虹瀑布位于金刚峡下段,顾名思义,是一道可以看见水流飞舞,彩虹当空的瀑布。因其绝妙的地理位置,每当飞散的水雾和阳光恰到好处的角度时,只要天气晴好,在太阳光的照射下,来此的游人都能有幸欣赏到水雾折射出的奇妙彩虹,宛若仙境。


汉源神树(多子多福树)属于曼青冈,形状独特,自石缝横生而成,枝桠旁逸斜出,历经岁月的风吹雨打,以顽强生命力长成如今的枝繁叶茂。当地人络绎不绝来此处许愿祈福,祈求多子多福、万事亨通。

相传远古时期,金刚峡混沌未开,山险林深,瘴气弥漫。忽一日,金刚峡金光闪现,山摇地崩,山中裂开一道地缝,一石妖一跃而出,在方圆数百里兴风作浪,戕害生灵。见石妖作祟,观音驾莲花宝座,手持玉净瓶,显于山顶云端,大呼:“孽障,还不快现原形。”瞬间石妖被观音收服点化。石妖深感罪孽深重,拜了四方,化作高约一丈二尺五寸的石形金蟾,雄踞于观音峡上端,自此守护一方,祥瑞四季,故此称为金蟾兆瑞。后人亦称观音收服石妖的此段峡谷为 “观音峡”。

索道本身就是就是一道景观,至下而上全长2000米,从这里坐上舒适的缆车,一会儿像是穿行于云海之中,一会儿又像是漫步于千仞绝壁之间。远处崇山峻岭,脚下高山深谷,山峦叠嶂,云雾缭绕,仿佛身临蓬莱仙境,让你神思飞越,浮想联翩……。

宁强县境内的大巴山脉原为温暖的海洋环境,域内多种化石即为佐证。由于亿万年地质运动和水流跌宕连绵的冲击,山涧造就成缓陡不一的河道,水流时而如少女青丝披肩,时而如贵妇发髻盘绕,进而聚成一汪汪的幽潭,大潭如镜、深不见底,小潭如珠、晶莹透明,成为景区一道特有的地质水体景观。

在曲折幽深,势如剑开的金刚峡山顶上,连山若波,森林相拥,中间一坝豁然开朗。这里曾因石妖作祟,天干地裂。观音收服石妖后,为救民于苦难,拿柳枝蘸玉净瓶中之水,撒向山涧,便有一股清泉注入成湖,一湖之水流经三千里。其中一滴幻化为神女,守护源头一方山水,后人称之为“汉源神女”。神女偶尔沐浴湖中,周围树上的花瓣似有灵气一般,飘向湖水之中,一时间清香四溢,延绵数里,弥久不散,后来人们便将此湖称为天香湖。


在香坝抬头仰望,一桥横跨天堑,该桥全长188米,最高落差88米,桥宽2.88米,3D玻璃的视觉令人步步惊心,于刺激中寻得快乐。


天香寨原为羌人集市贸易、演艺祭祀之所。羌人在此进行食物加工、织布制衣、商贸互市、文化祭祀等活动。因战乱羌人外迁,现今这里仍沿用羌人先民生活习俗,打造成为集商贸、娱乐、餐饮和汉羌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康养休闲区。




五并子是整个汉江源景区的制高点,当你登上“观景台”,极目远眺之时,顿有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之感。茫茫林海尽收眼底,熙攘县城一览无余,就仿佛“山水如画岁月留,人在画中游”。待会儿大家便可以站在观景台上鸟瞰整个宁强县城的全貌,景区的山水大美也将尽收眼底。


玄门位于汉江源景区中原始森林上方,由几块硕大的巨石天然构成。石门高十三米,宽八米多,洞天石扇,訇然中开,而其支点的宽度竟不足十公分,巍峨亿万年而屹立不倒,视觉效果非常震撼。此处,汉源石佛佑护,千年古树相望,杜鹃花海簇拥。山与水的巧妙融合,动与静的相得益彰,构成了天下玄门最为极致的景观。
据圣寿寺内遗存的碑文记载,圣寿寺最早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,距今已经400多年的历史了。圣寿寺初建时有雄伟山门、十八大殿、金阁佛塔等,规模较大,香火旺盛。常有南北名寺高僧来此云游,布道传经。相传,明末崇祯皇帝的次女长平公主曾流落此地,隐居寺内,落发为尼,薨逝于此。隐于汉江之源历史悠久的圣寿寺,是景区内重要的宗教文化圣地,已成为信众的膜拜之地。


